“文学与文化记忆的交会”读书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09浏览次数:

yd222云顶线路检测网站文化理论与跨文化传播团队及国别与区域研究团队第一期读书班活动于2022116日上午八点半在外语楼216如期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文学与文化记忆的交会”,由吴群涛博士担任主持人,王建香教授、杨维春副院长等5名老师出席,我院部分研究生、大四本科生参与了此次读书交流会。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文化记忆理论产生了浓厚兴趣,有关“文学与记忆”二者关系的学术讨论方兴未艾,相关学术成果也不断涌现。为了一同学习文化记忆理论,团队特别组织文化记忆理论读书班,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共同跟进学术前沿,碰撞思维火花,提高学习质量。

会议伊始,吴群涛博士首先从文学与文化记忆的交汇点出发,介绍阿斯曼夫妇对文化文本的定义以及其与文学文本的区分。阿莱达·阿斯曼认为,定义文化文本有两个重要因素,第一是内容的超时代性,第二是对集体身份构建的重要性。其次,区分“文化文本”和“文学文本”可以从“身份认同”“接受关系”“表达创新和经典化”以及“超时代性”四个方面入手。针对早有批评家“将文化文本的前提运用于自身的文学创作”这一情况,阿莱达指出,“借助于各自的文化文本,每个民族文化都创造出自己独立的传统”,并以莎士比亚为例,展现其文学作品在经典化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神圣化和宗教启示意义。阿莱达关于文化文本论述的贡献在于把文学文本也纳入了文化记忆考察的范畴,从而为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阈。但同时也应看到,她思考的前提是文学文本与文化文本接受框架的相互对立,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此之后,雷昭利同学围绕文化记忆理论做了一个简单述评,讲述了20世纪现代记忆研究的发展历程、理论背景以及“文化记忆”的三个定义,其中雷同学提出了对阿斯特利特·埃尔的定义——“文化记忆是过去和现在在社会文化语境下的相互作用”的困惑,之后得到了王建香教授精辟的解答。除此之外,雷同学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概括了文化记忆理论的价值,接着介绍了我国文化记忆理论的研究历程。

读书会的第三部分,杨维春副院长分享了吴岳添教授的译著——“《悠悠岁月》:埃尔诺记忆与法兰西纪事”,以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尔诺的无人称自传书写为起点,带领大家从文本中感受埃尔诺的写作风格和法国的集体记忆碎片。通过对身体和心理等的细微描写,埃尔诺展现了战后法国女性的青春、爱情以及内心世界的成长变化,表达出岁月流逝过程中的种种感慨与思考。同时,作者希望通过书写自己的个人记忆让人们回忆起战后法国人的集体记忆,抵抗那不可抗拒的遗忘。杨院长通过举例战后的“父亲文学”“父亲的缺席”,探讨了创伤记忆与个体身份和民族认同等问题。此外,还对今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的错误译文提出修正建议。王教授和杨院长也以此为契机给初涉研究的学生提出论文写作和阅读的宝贵建议,即外语专业学生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阅读第一手资料,并承担起翻译的责任。

最后,同学们就阅读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的前言和第一章的收获和疑虑展开了讨论和交流。在这一个多小时酣畅淋漓的讨论中,几位老师也及时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精彩的解释和点评,令诸位同学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愉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读书会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意犹未尽中结束,大家都期待下一期读书班活动的开展。精读理论,开阔思路,探讨身份建构和民族认同的奥秘,我们在师生对话中尽情体味心灵的激荡、思想的碰撞与成长。




最新发布

热门点击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