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载新闻路 敢为天下先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1-21浏览次数: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铐未残。天欲堕,赖以主其间。

自两年前湘大北京校友会初识严文斌师兄,脑子里便一直回旋着这首词,他的胸怀、抱负、品格如是,骨子里流露出一份无所畏惧的"江湖气",豪情万丈而又谦逊随和,很典型的湖南人性格。

严文斌,1963 年出生于湖南益阳,1981 年考入湘潭大学外语系,1985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系硕士研究生。他战功赫赫:高级编辑,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主任,全国记协、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和中国国际友好联络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新闻教育改革中国专家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国家新闻出版领军人才。1988年以来一直战斗在中国主流媒体一线,参与组织过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世界妇女大会、中共十四 / 十五 / 十七 / 十八大、全国两会及上海和北京 APEC 会议等重大报道。曾任新华社对外部记者、发稿中心主任,新华社上海分社副社长(主持工作)、总编辑,上海证券报社社长、党组书记。职业生涯中已七度获得中国新闻奖,其中三次获一等奖、两次获二等奖。

作为一个新闻专业毕业而未做新闻的晚辈,在如此重量级的新闻专家面前难免有班门弄斧之恐。当听前辈"讲故事"这个主旋律确定后,我也放松了下来,能够面对面听他讲述作为新闻界大咖几十年光阴的波澜壮阔,实为一大幸事。

吃得苦:有心人天不负

对于一名新闻人来说,研究生三年是他打新闻功底的时光。英语专业的他选择了中国社科院攻读新闻硕士学位,对于跨文化传播以及新闻神圣感和责任感的向往,使他在新闻的天地里深挖细作,将英语作为语言工具活学活用。他用了一年时间适应北京的研究生节奏。面对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毕业、年龄比自己大十多岁的同学,如何开阔视野弥补自己的短板,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能够影响中国发展和世界舆论格局的优秀新闻工作者,这些问题每天在他脑子里转来转去。

他每天做大量的采访练习,读书看报、研究挖掘、广泛涉猎储备专业知识,把采访当做学习和了解社会的机会,经常向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瞟望〉杂志等国家级媒体投稿,研究生三年发表了上百篇关于经济、文化、科技各方面题材的稿件。"每次看着半版特稿发表,很是酣畅离淋",他说,最有感觉的时候就是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又拥有充分的自由,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为了走近社会,农村出生的他当时花了一笔"巨款"29块钱买了一辆二手捷克自行车骑行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把自行车三脚架生生骑到断裂。

第一次"走向世界" 是1986年9月,他研究生第二年,严文斌的特写〈The Day Mao Dies〉(毛主席逝世当天)被美国〈洛杉矶时报〉杂志发表,获得了 250 美元的丰厚稿酬。美国主流媒体采用了一个中国研究生的稿件,让他欣喜自己的新闻能力得到了肯定,最为关键的是那种可以操刀重大主题的自我认知与精神回报。机缘巧合,15年后他参加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在复旦大学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一位斯坦福大学新闻学教授竟然完整地复述了这篇文章中的故事,而这位教授并不知道作者就在他面前。

研究生期间,他还有一项"壮举",就是向中央各大媒体投稿赚取差旅费,甚至不计稿酬只要媒体承担调研费用。他曾经去新疆 46天,在东三省待了一个多月,在天津5天的采访中写下了6篇 1000-3000 字的综合稿。

做新闻要时刻对世界充满好奇,拥有职业敏感,关注身边动态。读研时他每天散步或骑行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去了解、观察真实的社会,这个习惯一直保持了下来。尽管新华社设有局级以上干部餐厅,他依然还是到员工食堂去 "窃听风云",去看看普通记者们的状态,去关心厨师、清洁工们的见闻感受。能吃苦的新闻人,有智慧地下功夫。

耐得烦:不到长城非好汉

1988年研究生毕业后,他正式成为新华社记者,亲历政治、经济、文化各条战线。之后六年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记者,采访国家领导人,跟进领导外事活动和国内考察报道。

1993年严文斌获得了前往美国波士顿的实习机会,8个月的时间里他用英文写作各种主题稿件,如中国人权、气候变化、中美教育对比等;他沉浸在哈佛大学图书馆里做研究;他拿着2000美金的高薪,利用假期自费"穷游"美国各州,用最后一笔钱买了一台电脑带回国。意识到网络的巨大影响力,他回国第一个选题就定为"互联网在中国"(Internet in China),成为了国内第一批网民。

当时外国人不了解中国情况,传播好中国声音成为他的目标和动力。为了拆穿美国一位国会议员在西藏考察编撰的谎言,他在网上看到后马上组织采访,专向写作一一击破。他参与写作的〈网络记者〉一书,在九十年代就提出了传统媒体记者在网络时代的忧虑、预测到人人都是记者的今天、并提出传统媒体应该运用网络突围等前瞻性看法。

因其开阔的国际视野、前瞻性的大局把控能力,他从新华社对外部记者升任至发稿中心主任,2001任新华社上海分社副社长(主持工作)、总编辑。2003年9月新华社上海分社曾发生集体腐败事件,除了他,其他三名局级班子成员和相关人员或被革职或被判刑,他奉命主持新华社上海分社和上海证券报社两个局级单位的全面工作。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清者自清,能者自能。

一篇一篇稿件,一个一个选题,一次一次任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北京到上海,从总社到分社,他从一个新闻工作者成长为媒体管理者,开始更多的担当。"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霸得蛮:敢立潮头弄风帆

新闻世界,变化是第一位的;新闻人,适时而动,勇于挑战。每一次变化和挑战,严文斌都把仗打得漂亮。

[·]

严文斌将 2003 年定为职业生涯转身年,他以新华社上海分社副社长(正局级)兼任中国财经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专业报纸〈上海证券报〉社长、党组书记,从单纯做新闻到把控一家媒体的采编、经营、发行、广告的完整产业链,从原来只站在产业链的一端到独立运营一家媒体,从想法变成策划、落地到影响市场和舆论,要有效处理社会各方面的关系。

2001年至2004年,中国证券市场处于低迷期,上海证券报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仔细研究市场状况后,严文斌策划了"走进深市上市公司"系列活动。他积极联络接洽深交所、证监会和证券公司等机构,聚焦深圳上市的15家蓝筹公司,推动各方力量行动。他通过一家证券公司用广告价购买300个整版广告,收取参加活动的上百名证券公司研究人员每人2万元的注册费,双向互动,活动期间报纸每期加印2-5万份,一次活动为报社赢利 5000 多万,被资本市场誉为办报奇才。为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上海给媒体发展带来的机遇,他一方面经过整合重组筹划报社两家上市公司,另一方面在上海浦东圈地建设上海第二大印刷厂,同时组建证券网络新闻信息公司和全国财经报刊发行联盟。为利用新媒体给新闻传播带来的机遇,他开始主导新闻信息整合传播,在开市前一天先对市场信息进行深度加工,每晚9点报纸截稿后,运用新媒体在晚9点到早9点之间进行信息推送,为第二天开盘提供行业分析。

种种创举为上海证券报扭转了局面,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牢固的行业地位。他在主持上海证券报工作期间,每年报纸赢收近十亿人民币,在当时传统媒体中成为佳话,也完成了自己一个媒体人全面操盘的梦想。

[·]

2004年底,上海证券报形势大好,正当他雄心勃勃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时候,2008 北京奥运会开始进入重点筹备阶段。作为中国对外宣传主渠道的新华社对外部必须塑造中国良好国际形象,为北京奥运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真正起到主导作用。一心想在上海完成一个新闻人的宏伟理想的严文斌被新华社党组锁定为对外新闻编辑部主要领导人选,虽然很不情愿,但党和国家的需要以及组织纪律迫使他放弃了自己钟爱的"办一份世界级财经大报,将两家公司改制上市"的计划,回到了北京。

作为新华社三大核心业务部门之一,有近70年历史的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聚集许多内知国情外知世界的大家,这个部门既要承担中央领导人的外事出访,在国际舆论市场展示中国的软实力,又要为党和国家形象塑造和对外策略提供一手的调研参考。回到北京的第一件事,严文斌立刻组织了几名专家记者,对我国承办北京奥运会的风险和应对策略进行了大量调研,在拥有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向中央政治局常委提交了近两万字的报告。报告中,严文斌提出"北京奥运会不仅仅是一场赛事活动,更有可能演变为一场政治活动",奥运会前和举办期间,"西方敌对势力和藏独、疆独以及境外人权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很有可能利用北京奥运会,在境内外传播政治谣言、策动反政府活动、组织暴力恐怖袭击等,以期干扰和破坏北京奥运会,进而达到推翻中国共产党,和平演变中国之目的"。中央领导对这份报告的观点和建议非常重视,批示将北京奥运会的注意力从单纯赛事提高到政治应对的高度。果然,随后而来的拉萨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奥运火炬海外传递受阻等以及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和期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都验证了调研报告的观点和预判。

作为职业新闻人,2008 年可谓多事之年,每一次重大事件都在考验着新闻媒体的职业敏感。3月14日拉萨打砸抢烧事件,为以正视听、驳斥西方敌对势力和达赖集团的谎言,严文斌在无上级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抢先发布快讯,随即被有关部门勒令停止发稿并写检查反省。然而,这个口头处理意见仅维持 7 个多小时后,中央领导肯定了严文斌在重大舆论斗争中与西方敌对势力针锋相对第一时间抢发快讯的举动,严文斌和他的团队也因为对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的及时反应而获得了中央和社党组的嘉奖。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得到一柄"尚方宝剑"--新华社遇到此类突发新闻报道从此不再需要请示,直接应对,这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可谓一个大转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时,作为新华社奥运报道赛场外报道领导小组组长的严文斌正在新华社新闻大厦15楼研究奥运报道,突发的灾难让他与同事们一起下楼避难,但他走到 5 楼时猛然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一位媒体领导者,应该第一时间组织报道,同样在无授权无批准无官方新闻渠道的情况下抢发地震快讯,比地震局早发布1分钟,"分秒必争"、"先发制人",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国家级通讯社的权威性。

类似的报道故事在严文斌先后参与组织的95年世界妇女大会、97年香港回归、99 年澳门回归、中共十四 / 十五 /十七 / 十八大、每年的两会、北京和上海的 APEC 会议等重大报道中都发生过。2012 年,他带领采编人员用 60 天时间采写的中央政治局七大常委的人物特稿"中共高层新阵容",被国内外 2000多家媒体采用,在世界新闻史上确属罕见。多次出入中南海与中央高层领导共同商量主题、共同修改定稿的经历,使他和自己的团队在政治意识的把握、党和国家大局的拿捏等方面终生受益。

[·]

新华社作为国家媒体应该担当起社会责任,严文斌作为媒体管理者每年组织调研撰写内参锁定民生问题。

保持职业敏感性,需要与时俱进。2012 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严文斌发表了"新媒体时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困惑"一文,首次提出了主流媒体舆论场、新媒体和自媒体舆论场,一篇作业竟被 3 家国家核心期刊转载。

作为中国新闻界最早一批触网者,严文斌充分利用移动新媒体时代带来的便捷和机遇。2014 年,严文斌组织的玉兔月球车微博传播,被中央领导作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微博使用拟人方式、新媒体语言,同时注重国际传播,一个月粉丝量突破66 万,获得〈人民日报〉两次长篇推介、CCTV 栏目两次专题报道。他组织策划的新华社"我报道"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平台,定位为人民声音融入专业传播。做好微传播,用好微语言,顺应好时代潮流,以其独特的写作、表现手法和选题优势,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为实事求是地改变国际舆论格局中的被动局面,2006 年严文斌向中央提出遏制而不是扭转"西强我弱"的发展态势;为有效应对中国和平崛起中愈加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抢夺国际话语权,2008 年他建议增强中国国际传播力建设;2013年,他建言打造中国版的 "今日俄罗斯",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些都为中央或有关部门采纳,成为中国国际传播的大战略。

因为国家声音的需求,因为媒体责任的担当,因为新闻人的职业坚守,三十余年的新闻生涯,他和同事们兢兢业业致力于重塑中国新闻传播的观念和格局,身体力行,勇立潮头弄风帆!

忆湘大:四年争荣岁月

湘大四年,用严文斌的话说,唯有读书,如饥似渴,心无旁雪。沉浸在图书馆的浩瀚书海里,开架的书籍基本都翻阅过,每天晚上雷打不动去图书馆、阶梯教室自习,整个暑假都呆在学校集中学习。学习上,第一学期拼抢前两名,第二学期改变策略保持综合成绩在前五名。一来可以避开红海,免去招致同学 "嫉妒"; 二来可以用 90%的精力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选修中文、历史、哲学系课程。同时他积极投入学生工作,两届连任外语系学生会主席,锻炼综合能力,开阔视野。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很惊讶,忙于学生活动的严文斌竟然悄悄地考上了中国社科院研究生。

谈到湘大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严文斌第一个想到的是外语系 79 级师兄胡敏。作为南县同乡,79 级的胡敏1981年初曾因公到严文斌所在的中学,他流利的英语口语、广博的知识水平和深邃的思想,让见贤思齐的严文斌毫不犹豫地把湘大外语系作为第一志愿。两人在大学期间一起散步、练外语。胡敏师兄让他清醒认识到,大学生不再是佼佼者。于是他下定决心考研深造。

严文斌说作为新闻人要终生学习,经济、政治、历史等方方面面,要时刻掌握第一手资料。他每天坚持看〈新闻联播〉、翻阅主流报纸、阅读重要文章,坚持每月一周到一线值班。他参加各种经验分享活动,担任十几所大学客座教授,亲自辅导博士硕士论文,为传递中国声音、培养新闻传播人才,乐此不疲。生活里,严文斌是个十足的文艺青年,喜欢看电影,看演出,听演唱会,游泳、羽毛球与散步是他钟爱的体育运动。

三十载新闻路,一心中国梦,成功的路上从不拥挤。严文斌一直坚持挑战自我,用中国品牌传播中国故事,把中国发生的事情掰开了、揉碎了,用自己的话去传播,向全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

多少敢为天下先之壮举,皆从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开始,从会读书、能做事、敢担当延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专访81级英语系校友、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主任严文斌

(孙丽娜/文 孙丽娜,湘潭大学2006级广播电视新闻学校友,湘大北京校友会文学与新闻学院副秘书长,现任北京新航道学校网络营销部总监。)

最新发布

热门点击通知公告